2010年1月30日 星期六

我擔任家中的洗碗工作,已經五個月了。晚飯後清理好,明天就不用再每天洗這幾隻碗碟兩遍了,我們要搬到所謂的西歐,洗乾淨另一些碗碟。

我在香港這個小島長大,這是頭一次真正出國生活,絕對是大鄉里出城。頭一次坐超過十小時飛機,上機前萬分緊張,看著父母離開我們的背影,才發覺我們兩人只留下了幾張照片給他們。人潮散去,那輛巴士緩緩駛走後,半夜的機場開始變得寥落,再聽不到小孩玩耍的笑聲。

我們兩人都很習慣捷克的生活,因為我們都徹底忘了怎樣說話,幾乎從牙牙學語開始。直到今天,我除了認得地名之外,仍然對捷克語一無所知。昨夜送別在捷克認識的第一個朋友時,我告訴她,我跟第一天見你一樣感到抱歉,至今我只能大致準確地講出你的名字。可能出於負欠的心態,我把我所認識的唯一一個捷克哲學家,Patočka著作的全部法文譯本,都借了回來,囫圇吞棗地讀了一遍。這件事使我不致在他的墓前,感到慚愧。可是,在我國的政治氛圍裡,我真不知我是否有勇氣有能力為自由而書寫自由。

我最近用熱水洗碗去油,省下了不少洗潔精,有時雙手不小心卻燙得通紅,然後把碗碟過水時一併冷卻。有時在超級市場買菜時,看見不少工人買午餐,就是一大袋面包加幾片火腿或芝士。這裡一個餐館的侍應每月大概有10000克朗,相當於港幣4100元左右。這裡不流行香港的茶餐廳,也就沒有平民化的午餐晚餐,因此出外吃一頓普通的飯,有肉有飲料,配搭薯仔或飯,起碼要花100克朗,港幣41元,這是最低消費。我在大學工作的時候,一般午餐只花30元以下,除了受邀請客之外。由此看,對基層工人來說,捷克餐館並不便宜。換個角度看,荼餐廳這麼平,不也是靠壓榨工人的勞動力而來嗎?香港的平民化消費,梁振英口中美言為豐儉由人,其實只是變相令工人生活開支降低,減輕了向老闆爭取加薪的壓力吧。

我們叫父母放心,在這裡不用捱麵包,不愁開飯,直到有天遇到領事館官員審查我們的收入證明,他用傲慢的語調,輕帶疑問的口吻說,「你們的獎學金收入也真不少,這是個不少的數目」。剎那間,我生出了另一種慚愧。我們從捷克人不認識的地方而來,來這裡學習他們不少人也不認識的法語和德語哲學,一個學期過去,我不認識他們的語言文化,就只看過聽過他們充滿苦難而又滿懷自豪的歷史,他們視我們為遊客,我們視他們為陌生人,我們憑什麼值這些個錢?

我們發覺,捷克人不喜歡穿戴法國英國意大利名牌。在香港,走一走旺角,Gucci L.V. Agnès b.隨處可見,在年青人的腰間,在白領的手中。在捷克的第一個印象是,即使在市中心購物中心,大型流行時裝店的數量,可能只比旺角各式書店稍為多。在這裡沒有香港鋪天蓋地的廣告,一個來自中亞的同學說,她覺得地鐵裡的人太過嚴肅,都不說話,氣氛靜得也不想別人說話似的。不過,我們在除夕那天,坐上南部的火車,大家都提早下班飲酒,車上都是回家過年的鄉鎮居民,下午四時多夜幕初垂,大家興高彩烈地彈結他唱歌。一輛只有三卡的火車,每一處空間都企滿人,每一個窗口都畫上墨綠色的草地,一間間小屋的燈亮起,我好像嗅到了炊煙飄來的飯香。

其中一個老師挺喜歡吃泰式炒飯加辣,他這學期教一門課叫「歐洲作為哲學的課題」,顧名思義,就是從歐洲哲學傳統來看何謂歐洲。有些同學不喜歡,覺得老生常談,另一些同學覺得該稱作「歐洲作為哲學的語言」才對,因為令我們疲於應付德文的文獻。如果在香港開一個課,探討何謂香港,何謂中國,討論共產黨算不算中國,西藏算不算中國,要承繼中國文化的精神是不是要反共?這豈不是被視為異常「激進」?但是,這正正就是新亞書院之為新亞書院,而不叫中國書院或亞洲書院的思想基礎呀,也是中文大學之為中文大學,而不是中國大學、香港大學、廣東話大學或國民黨大學的根本精神呀。今天中國人拿Nobel Prize,中國人上太空,這些科學成的源頭能說是中國還是歐洲?我不敢斷言這些問題。起碼在我看來,這個課學到的並不限於歐洲。

有些同學有種印象,搞歐洲思想研究的人,說話都比較含混。比起一些美國哲學家,說話也許沒那麼斬釘截鐵,乾淨利落。可是,在無可奈何的時候,捷克人始終立場明確。哈維爾悼念其師Patočka的長文,處處輕描淡寫,例如當時捷克的商店門口貼滿「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」,這並不是因為人們響往發動另一場無產階級革命奪權,而是為了不想被找麻煩。他說,這一切不過是「意識形態讓人們欺騙自己的良知」,因為現實情況恰恰相反,它要求我們欺騙自己的良知,否則就要付出沉重的代價。

在這個到處可見雕像石碑的城市,在教堂的外牆、街角、地鐵站和商場,不時可見一束束鮮花和蠟燭祭奠。我明天就要走了,我沒給過捷克什麼,同樣我也無法拿走她的什麼,因為她的一切都留在莊嚴的歷史裡,要後人負上不可磨滅的文化身份,閱讀一本本為她而寫證據確鑿的書,沒人能夠恃勢凌人,也沒人終生受不白之冤。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要讀她,直至「吟罷低眉無寫處」。

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

飯後隨想

看到母校的學生談到上哲學課的經歷,偶爾回想自己昔日在新亞的日子,吃過晚飯到錢穆圖書館借一大疊書,是我的不良習慣,因為當中總有一大部份未及細看,就要歸還。這幾天夜裡刮風刮得很厲害,大雪狂掃半個至一個小時,我在桌子前繼續看書寫論文,彷彿混然不知天下事。在動輒跟你講和諧,強調香港人要愛國的這個社會,我簡直想逃得遠遠的,可是,跑到了沒人和你談中國的世界,又可以作些什麼呢?

臨別之際,和同學們道別,碰巧他們都是來自後共產國家的。隨口提到香港的政局,有人指搞公投的人是想搞獨立,動機是想分裂社會,是不愛國,不為社會整體利益著想的做法,他們兩人暗暗搖頭,也許,他們的社會也曾經瀰漫過這樣的氣氛吧。談到此,又不免想到深圳河南北的差別。無錯,我在一小島長大,對國情不及許多人了解,但是,我既然作為中國的一份子,也未至於對國是前途沒發言權吧。同樣道理,就算我在香港算是無業遊民,難道我對高鐵談論,就一定是憎人富貴的心態作崇?Realpolitik就是要爭取時機,在適當的位置打擊對手,如果政治只是這樣的話,說到底還不是might is right?不過,真有人按這個想法,視六四屠殺是政治姿態,跟道德無關,建高鐵是成本問題,跟人的家園無關,苦行是博取公眾注意的手段,跟感情信仰無關。一時我也不知如何自處,像生活在一個無人駕駛的時代,其他人的想法跟他/她都無關。

有一個問題我一直想不通,為什麼不同職業值得拿不同的人工?labour為什麼必須跟value掛勾?以我膚淺的想法,我覺得這堪稱為哲學問題。立法會的功能組別就是要特別關照人工高的人,並美其名為專業人士,保障均衡參與。為什麼哲學家不是專業人士?詩人、曾灶才、吳仲賢不是專業人士嗎?誰比曾灶才有毅力和創意?誰比得上吳仲賢對社會經濟的分析和相應的社會行動? 用今天的話說,搞社會運動是無償的勞動。我們相信會計師專管公司帳目,但我們不相信哲學家專管概念,例如「起義」這個詞的意義就得去問中文系教授,為什麼不去問問哲學家,哪一個政權才是「正當」?我們相信工程師建高鐵,為什麼不去問問生態學家覺得好不好,畫家覺得美不美?

這五個月在歐洲學習,有一件事是挺不習慣的,就是突然沒人走來問你胡塞爾有什麼值得讀?Patocka說過什麼,這有什麼意思?或者,像以前在母校遇到的學生,在上課或下課後面帶木納,有時開口,更多的時候是用眼神問我,為什麼要問「什麼是意義」這個問題,為什麼要問「何謂道德」這個問題。的確是很不習慣,我不知長此下去會否令思想變得蠢鈍,或者生活在書堆裡,像另一個世紀的人。但是,就是沒人主動和我談起這些問題。倒是有一個很受海德格影響的同學,每有機會,不論是否哲學學生,甚至教我們的老師,都必定談起「為什麼要問為什麼」這個問題。我也不知如何回答她,因為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想知道,但就是想知道更多。

經常和法國同學談起一個問題,為什麼Badiou和Zizek這麼流行?他說在法國的文化界也很流行呀,但就是不知道為什麼,在學術界又不是那麼回事。我告訴他,在香港的文化界和學術界他們都很流行,我也不知道為什麼,一個可能的解釋是,我們的學術和文化一樣普及,那不是比法國更好嗎?

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

吟罷低眉無寫處

離開捷克之前,被人在背後稱為來自中國的野人蠢人,這個完結也不怎麼難忘,因為幾個月來已經習慣了文化間互不了解的現實。

歐洲同學說,如果這個大使官人員在其本國如此說話,他就有被公眾投訴、撤職,甚至被控告歧視,要負上刑責。我不肯定她說的是否真確,反正我也不打算追究,遇到如此有正義感的同學,運氣也不算太壞。畢竟語言的障礙,有時可以令人築起圍牆,割據一方自高自大,而願意走出去的人,卻又容易被另一道陌生的圍牆所擋,進退失據。

有些同學,因為他英文好,就是不願意說他不熟悉的法文或德文來溝通。英文是國際語言,誰敢說自己懂?不懂也得說,這是生存之道。常言道,語言原本就是來自生活溝通,沒哪一種語言比另一種高貴。我原本一直相信這個顯而易見的道理,直到我遇到一些只願說他/她的母語的人,堅持不說外語,這不是因為他/她不懂,而只不過是不想說。我開始疑惑,究竟說外語是不是意味著要離開原本熟悉的生活,甚至一直不假思索的信念?

和同學聊起政治的時候,我不懂得用外語表達「保皇黨」這個觀念,我嘗試表達成pro-government parties或者pro-communist parties,好像不太對路。這最多只表達出親政府或親共產黨的團體,始終沒法表達某些自稱愛國,卻不是出於愛慕而實在是出於懼怕和奉承而有的「皇」這個觀念。加上,「黨」這個字特別有意思,「君子群而不黨」,民主黨在五區總辭的立場上最能體現君子節操,獨立而不倚仗他人。星島、明報,甚至文滙大公,都不會用「保皇黨」這個字,而只用「建制派」來指同一群人,只有蘋果一直沿用「保皇黨」一語。我估計pro-government parties對外國人來說,只等如「建制派」的意思。是否真有「保皇黨」存在?用外語表達時,我仍然遲疑,但回到母語,我深信不疑。

保皇黨常說自己有多愛國,搞五區總辭的人等如港獨,吳康民甚至勸某些大律師考慮移民,因為反正留港也只是想分裂中國而已,而他認為基於香港市民的愛國熱忱,律師們是不會得逞的。愛不愛國,用廣東話說,心照啦。不過,有些事情也挺客觀的,就是愛國也不一定看得清楚心上人的內心底蘊,你儘管愛得轟轟烈烈吧,你的對象也照樣可以背叛你。

記者訪問余英時先生,問他想不想念中國,他說,我在哪裡,中國就在哪裡。如果我們不把他理解為自大的話,可以看作他對愛情抱有「主觀唯心主義的立場」。不過,即使他自大,也比某些自稱充滿愛國熱忱的人,對祖國更有貢獻。我,作為堅守「科學唯物主義」的人,反而比較臺灣詩人洛夫的想法。

《邊界望鄉》 洛夫

驚蟄之後是春分
清明時節該不遠了
我居然也聽懂了廣東的鄉音
當雨水把莽莽大地
譯成青色的語言
喏!你說,福田村再過去就是水圍
故國的泥土,伸手可及
但我抓回來的仍是一掌冷霧

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

公民參與 自我管治

從你的姿態中,我學到
以側身向歷史問候的方式
在患躁狂症的年代隆隆過去後
我們將留下來,守住大地的居所

歐陽江河
















如果我沒理解錯,呂大樂在其〈衝擊立法會超出和平抗爭範圍〉一文中,認為圍堵立法會屬於衝擊立法會,而按照香港市民對社會秩序的理解,這不算是和平抗爭。按大眾的理解,圍堵立法會之所以影響社會秩序,之所以不和平的原因在於:(1)蓄意禁固他人,限制他人自由,甚至構成人身安全的威脅;(2)妨礙立法會一帶的交通,如地下鐵和道路交通。

大概不少般人僅看這兩點,就會得出一個結論,圍堵立法會這個行動已經違法了,甚至是反高鐵人士不服從立法會決定而輸打贏要,這時候談什麼爭取公義保家園,功能組別不民主,政府漠視民意等等,許多人都聽不入耳了。問題是,持上述態度的人,像極了正在執法的警察,或者判案的法官。我們何時開始不再以個人,以生活在這個城市的公民身份,來看待社會上一切示威抗議的行為?我們為甚麼偏偏要以警察或法官的角色來審判一切示威行動,例如某新聞報道員話:「在場的示威者十分克制,一直都和平集會。」有時候,我們甚至會以為自己是政府高官,見到示威便首先考慮是否會影響政府(自己)的管治威信,而不是首先考慮示威人士不滿的原因,他們想爭取些甚麼,社會是不是真有甚麼問題等等,反而像某電視台這樣總結一段報道:「市民對政府施政的不滿越來越多,政府又是否能有效處理呢?」

我不是要在此論證管制示威的法律的合理性,也不是要否定上述的評價角度的優劣。我想指出,不少電視觀眾已經習慣了看電視新聞報道「他人」的示威,這是「他人」或社會上一小部份人對政府不滿,對官商勾結不滿,彷彿將自己隔絕於這個社會之外,「他人」彷彿不是和我一樣,都是共同生活在這個城市的公民。

董啟章曾在〈土地,就在我們的腳下——反高鐵苦行者給我們的啟示〉一文,分析反高鐵行動的意義,這個行動可以釋放每一個人可能的能量,將對社會的關注化成一系列行動,重新打開一片天地,這是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對自己的土地的關注,而不是某些「他人」對「他們」的不平事衝動不滿。說到底,這是「我們」共同守護我們的生活,我們對土地對自然環境對家庭生活的熱愛。這也不僅是這一刻菜園村村民的共同期望,而是我們對未來對下一代的期望。我們不希望為了加入與鄰近地區日益劇烈的經濟競賽,而放棄我們的家園,令原本齊整的家園先被拆散,然後按資本流動的律則,按不同的階級被分散至社會不同的角落,退休人士回到國內安享晚年,享有香港的退休金但失去了民主和自由,中產階級在中港兩地穿梭工作,外來遊客搭乘快速鐵路過境,把剩餘財富在香港的服務業花費,而基層市民繼續分享些微薪水過活。原本的鄉土觀念,不論是耕作自娛,或者工餘享受大自然美景的生活模式,為了經濟競賽都得拋棄,而重新被裝嵌入地產商和政府的城市規劃設計圖之中。

有些人當然願意為經濟競賽出一份力而享受其成果,並因而把反高鐵的爭議視為個人生活職業的選問題。的而且確,反高鐵人士清楚表明,社會上有些人不願意。坐在電視前的我們,到底視他們為「他們」,是經濟競賽的失敗者,或害怕面臨失敗的弱者,還是「我們」當中的一份子,一直為這城市發展貢獻一分力,承受一輩子負債的樓價,犧牲家人團聚,或放棄投入經濟競賽以外其他生活的可能性的人們?

在城市摩肩接踵的人流裡碰面,我們到底是誰?我們是一群白天努力工作,情願不情願也好,都要接受中央和諧政策和政府施政的「市民」?我們看見「他們」圍堵立法會,就要認同警察「十分克制」,沒有把「他們」立即逐一拖走是高度忍耐的做法?

對政府來說,「他們」是一部份「市民」,但是對嚮往民主的人來說,我們都是「公民」。Hannah Arendt曾指出,真正反民主的人,不是因為相信民主無法令有才能的人統治社會,而是對統治本身的執迷。統治,德文是Herrschaft,它同時具有英文和中文裡支配(domination)、主宰(mastery)、權力(authority)和管治(governance)等意思。我們常常聽到一些說法,不論是特首、司長、局長和政治助理等,都是為了有效管治香港而設的制度,警察就是為了維持社會秩序的要員,立法會議員是代表民意的發言人。問題是,我們為甚麼情願接受被管治,默許某些人當我們的代言人,而把我們對城市發展的意願、對生活方式的追求長期以來按下不表,默許地產商對理想住宅的規劃,附和政府和資本家對經濟融合的設計,相信專業工程師對基建的設計等等,結果眼白白看著原本作為市肺的新界被發展,被鐵路和大商場瓜分,結果換來市區樓價高企,換來新界西北的交通問題失業貧窮等問題。為甚麼我們視立法會外集會的群眾為一小部份為反對而反對的人?彷彿「他們」在「我們」這個「廉潔高效」的社會之外,沒有被政府有效管治。為甚麼我們不覺得自己被有效管治時,喪失了與這個城市生死相依的歸屬感,喪失了我們自己管治自己的能力,喪失了應有的公民身份,變成最初為生存而賺錢,到後來為賺錢而賺錢的狀態?既看不見其他的公民,也看不見原本可以共同參與的政治世界,令政治世界成為政客或代議人的專業工作。

只有當我們意識到我們不僅是工作崗位上的一員,不僅是專業人士,也不僅是家庭中的成員等等,我們才能發現我們具有的公民身份。我們會討厭破壞維港的景觀的人,我們會看重教育制度對下一代的影響,這不僅出於保住自己的飯碗,在樓市裡自求多福,而是為了整個社會的長遠發展。明白到公民表達意見和參與管治社會這個角色,我們才會樂意跟反高鐵人士溝通,搞清楚到底是不是真有人為反對而反對。當我們意識到,圍堵立法會的人,不是「他人」,正是我茶餐廳的顧客,我班上的學生,我家裡的下一代,與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,我們才不會隨便接受任何一個專業人士代我們發言的觀點,警察的觀點,政府讉責示威人士違反法治精神等等。因為我們明白到,這些人都不會因為躺在馬路上得到個人利益,反而隨時可以被警察合法拘捕,儘管當時未必每一個人都清楚意識到這個行為的法律後果。他們為的只不過是向政府和某些立法會議員表示,我們履行了公民對社會的責任,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,並樂於付出時間來溝通,可是政府和某些立法會議員一再漠視公民參與的合理性,這也是示威人士激憤的原因。

我不是要辯護如呂大樂所言「目的可以令一切手段都變得合理」這個立場。從「公民參與,自我管治」(participation of citizens in self-governing)這個角度看,我們不是要否定「議會民主的規範和倫理」(呂大樂語),或者政府的合法性,反而是因為我們真正相信民主,我們才要提倡「公民參與,自我管治」。正因為我們樂於參與公眾事務,而願意暫時拋開職業的身份,家庭的考慮,個人的利益等,平等地溝通,議事論事,不為利益而支持,也不因黨派而反對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樂於共同接受法律的約束,我們才會相信議會應是代表民意議政的機構,政府是執行民意的機構,也因而它們才具有合法性,儘管目前立法和行政機關不是全面民主,但我們相信我們是有能力逐步實現民主化的。試想想,如果香港社會沒有了這一群反高鐵人士,我們將失去了多少深入思考檢討高鐵政策得失的機會,這不僅會導致菜園村無聲無色地消失,也令整個社會損失得到進步的機會。

真正支持民主的人,不是要接受被管治,反而是要努力地爭取在職業的壓力,在經濟的負擔以外,冒著被別人批評自己不成熟的意見,勇敢地參與公眾事務,社會決策,共同承擔後果。圍堵立法會的反高鐵人士已經表現出,願意共同承擔後果的精神,這包括可能是違法會遭檢控的行動,質疑政府高鐵方案的不足而被批評為意見不成熟,以及假若高鐵建不成,經濟可能得到的損失等等,這些都說不上是個人利益。電視機前的我們,願不願意讓中環交通暫時受到阻延,政府官員和立法會議員願不願意與公眾認真對話,放棄馬上表決議案再作討論?我們願不願意放下職業的身份,以共同生活在這個城市的公民角色,以寬容的態度來看待異見者不滿者?這不僅表現出文明社會的精神,更可以鼓勵忙於工作無暇關心公眾事務的人,停下來,重新看看我們的社會,認真想想我們共同的未來。

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

貓住在開滿荼蘼花的巷子裏

有點茶香在衣服和新剪的
頭髮上,在吹著小風的窗下盤旋
一隻麻雀從隔壁的屋頂拍翅滑落
我們未必記得他的面目和名字
喜悅為眉毛停留,不曾畫過的:
有時是覺得孤獨些,陽光總是
這樣曬著書籍和鉛筆
水瓶裏的雛菊閃爍飄搖著
 
總是這樣的,可是不寂寞
不會:因為有書和筆,雛菊
和一隻聽話的貓。有些話
昨天說過今天再重複講一遍
可能去年秋天就已經說過了
在鐘樓下大樹前,要不然就是
前生未了的緣?是一句中斷的
歌辭,低迴又揚起的管絃
 
想證明甚麼呢?光陰很長
很溫柔,像貓貓的鬍子
比吉他的調子更悠遠
還帶著茶香(當你抱著
一首宋詩,專心地調絃
和音,尋找準確的位置),昨天
曾經試過,在緊張的絃上
急促地撥弄著漫長的今天
酒在小杯子裏,耳環在燈下
牡丹,豆豆,石榴,葡萄,水仙
 
想證明宋詩可以和吉他配合
因為琵琶幽怨,簫太冷。證明
你遺忘的句子我全部記得──
顫抖的旋律在蘆葦間飄流
主題似磐石在急流中屹立
證明這指法是對的,而顫抖的
旋律如傾斜泛紅的肩
主題無非愛和戰爭。窗外
是疑似的薯葉,黃昏有雨
打過夢幻芭蕉;貓貓跑進
院子淋雨,麻雀驚飛上屋頂
這貓的面目和名字都好記
她住在開滿荼蘼花的巷子裏
 
(1983)
 
 
楊牧《有人》1986

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




看到這幅照片,想起曾經在課室裡遇到你。

有五十後專業人士登報說,「高鐵,並非為一小撮人而建,亦非為我們這一代香港人而建。高鐵,是為下一代的香港與區內經濟圈及世界接軌而建。」他們支持興建高鐵,因為香港要與國內經濟融合是刻不容緩的事情,並且,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香港未來的發展。這表示,高鐵不僅為第二代人帶來好處,並為第四代和以後的世代帶來好處,這是香港整體的利益。我一直也不明白,為甚麼他們這樣害怕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會落後於其他地方?甚至認為我們也需要為這發展而付出。

是因為我們期望更好的生活,因此要確保經濟發展,甚至要達至比其他地區更好的經濟水平嗎?為什麼更好的經濟就會有更好的生活?或者,為什麼我要追求更好的經濟發展?在我出生和成長的地方,有許多「本土經濟」。在調景嶺和鯉魚門,有些人在屋後種一塊小小的田地,基本上不用去買菜,可以自給自足,我家就曾經養雞和種番石榴。在官塘碼頭,有許多漁民在黃昏時賣海產,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牌照,反正父親下班時,那裡人頭湧湧,彷如一個市場。今天在上水街市,仍然可以看見不少婆婆在賣他們種的蔬菜和水果。如果說人是要追求更好的生活,要住西九,要北上發展,那麼是不是意味著這些漁民和婆婆,都不配稱之為人?因為他們不追求更好的生活。

經濟發展的欲望到底是不是純粹發自每一個人的內心,還是在一個社群裡互相影響而形成某種形態的?我在捷克裡,由一個城去另一個城,相距二百公里,大概相當於香港和廣州的距離,坐火車連轉車時間,需要四小時,巴士快一些,也需要近三小時。我以往經常來往深圳和廣州,坐和諧號車程只需一小時,我起初怕耐不住火車的速度,但我其實是學生,時間不是金錢,而只是用來累積學問,了解生命,既不用趕著上班,也不用趕著回家。四小時的火車和一小時的火車,分別並不怎麼大,我在火車上一樣可以看書和寫論文,而且有美景作伴。經濟發展,爭分奪秒的欲望,並不是純粹發自我自己的,是我過去生活於香港養成的。

在香港的時候,經常聽到朋友說,假期要離開香港旅遊去,當作充電,回來再搏殺過。這也許就是香港精神,講拼搏。經常聽到捷克人自許,布拉格的建築是歐洲最美的城市,維也納最多排第二。我暫時未能驗證這話有沒有道理,不過,我肯定如果以搏殺的態度,肯定無法欣賞它們凝聚了幾百年歷史的美。天天看著幾百年歷史建築,我失掉旅遊的心態,反而總覺得沒有好好認識它們。羅浮宮咖啡廳是卡夫卡常去和朋友聊天的地方,我卻沒待過一個下午,市中心歌劇院的地下,是一間非常華麗堂皇的餐廳,我從它的大玻璃窗裡看入去,赫拉巴爾的《我曾侍候過的英國國王》曾拍成電影,我估計就是在這裡取景的。

我曾經問過胡塞爾全集的一位編者,胡塞爾1930年代在拉格的幾場演講,到底在什麼地方進行。他愣住了,彷彿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,他猜想有可能在現在的人文學院,即是正對著德伏札克銅像的那座一百年歷史左右的大樓。其他的演講算是私人場合進行,他也不知道在哪裡。我猜想捷克人也不會知道,雖然當時胡塞爾演講的標題是歐洲文明的危機,是他們自己的危機。香港倒還是很特別,今天仍然有不少人重新反思,六十年代的青年反抗過的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,並約定在明天一起歡送它。

以前在香港每天早上坐一小時地鐵和火車上班,卻沒留下什麼特別印象。在2009年最後一天,我從一個小城回布拉格,正是下午四時,天已垂暮。整個火車車卡都是人,我用拙劣的德文和鄰座的老伯聊天,才知道他們除夕提早下班回家。大家在車上彈結他唱歌,我只聽得懂一首Country roads, take me home。老伯問我是不是日本人,我說不是,然後在佈滿水氣的車窗上劃出中國的海岸線,我來自cina。我問他的孫兒會不會英文德文或法文,他說不會。如果是香港的小孩,五歲如果還不懂英文生字,恐怕要去補習了。

在香港,與國內經濟區進一步融合是當前的必要任務,這幾乎要寫進教科書了。這情況有點像,融入歐盟是東歐小國當前的首要任務。我不知道這是否如此急切,甚至連學校裡也規定某天是普通話日,只可講普通話。這對捷克人來說,是一個笑話。每每當同學問我,我想了解一下你們的文化,中文難學嗎?我也不知怎樣回答好。我做過補習老師,教英文的義工,從來只聽過學生說「英文好難啊」。從小到大學英文,老師也沒跟我說過學英文可以了解別人的文化。經常聽到的是,你們多看英文故事書,多看英文台電視節目,英文就會好了。我的大學年代,英文成為必修科,那時候的老師只是教我們用什麼英文字來講去宴會的衣著。我們的英文教育又是跟什麼地方融合呢?

我不是專業人士,可是我也是個人,我需要你們說服我為什麼香港要這樣的經濟發展。剛看完了一本書叫Spaces of Neoliberalization: to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,是David Harvey於2004年在海德堡大學的一連串演講。我推薦你看,馬克思研究人身的勞動轉化成商品價值的過程,他進一步研究我們的空間如何被轉化成商品的市場。他有句這樣的話:「新自由主義政府視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為管治危機。」想一想,香港要融入內地經濟圈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,是資本主義發展的要求,還是政府和資本家為大家編織出來的藍圖?想一想,你究竟需要什麼,期望什麼?